从0到700万,需要用多久的时间?乐视的答案是三年。
7月3日,乐视电视开售3周年,戛纳女星黄璐、乐视体育刘建宏、网红小孽同时出现在“乐视生态啪啪节”线上启动会上,反向打赏观众的直播形式引来百万的粉丝在线观看。
梁军在启动会上宣布,截至6月30日,乐视超级电视保有量约700万台,年底冲刺1000万台,并希望将乐视生态模式复制到海外,开启全球化之旅。
自乐视宣布进入智能电视领域以来,市场对超级电视的质疑就一直没有间断,从互联网企业做电视不被看好,到成为行业黑马,再到“负利定价”,乐视电视这个不遭人待见的孩子就这样一路在质疑声中逐渐成长。
回首乐视超级电视3年的成长过程,从诞生到奔跑,这个异于常人的孩子超越了几十岁青壮年的传统彩电企业,颠覆了电视产业几十年来的市场格局。
乐视速度
“乐视是坐着火箭上来的。”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乐视的速度。2014年150万台,2015年300万台,2016年如果完成600万台销售目标,乐视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传统彩电商30年所走过的路。
刚刚过去的618电商节,乐视电视在京东、天猫总销量、总销售额第一。不仅如此,在乐视每一个经历的电商节,乐视超级电视成为销冠的“收割机”,连续7届蝉联电商节冠军:
618当日,乐视超级电视销量29.5万台;6月1日-6月18日,乐视超级电视总销量46.7万台,在京东、天猫总销量、销售额第一;414硬件免费日,乐视超级电视总销量54.9万台,破电视行业单日销售纪录。
2015年618,乐视超级电视当日销量5.5万台;全季销量超14万台,位居天猫+淘宝全网全季销量、销售额冠军;919乐迷节,乐视超级电视总销量破38.2万台;双11,乐视超级电视总销量38.6万台,夺天猫电视品类销量、销售额双第一。
2014年919乐迷节,乐视超级电视销量破10万台,为中国电视行业单日销量、销售额双第一;双11,乐视超级电视天猫平台销售额第一,总销售破1.5亿。
乐视以其独有的“乐视速度”碾压着行业的先行者们。在奥维云网、中怡康公布的4月智能电视销量排行榜上,乐视以70万台的单月销量问鼎4月销冠,而因此引起了行业的醋意。
“颠覆”,是乐视身上很明显的标签,在一组组的刷新纪录的数据背后,乐视电视正在实现体价比、产品功能及消费习惯的逐个颠覆。
从性价比到体价比
体价比,是乐视造出来的概念,即体验体格比。在传统的价值观里,消费者选择购买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产品的性价比高,而在乐视字典里,体价比才是消费者作选择更重要的依据。
“硬件只是一种渠道或介质,拿掉硬件的成本价格,才能更好为用户提供内容和服务。”“让用户为核心价值买单”,乐视一直在强调。
公布BOM成本,以负利定价的模式出售,通过生态补贴硬件,去品牌溢价、去渠道溢价,给用户更多的实惠,乐视电视引领行业进入“硬件负利时代”。借乐视生态之力,乐视电视打破了传统彩电价格底线,将行业整体价格拉低了10%。
对用户而言,乐视率先引导了“为内容与服务付费”的概念,更重要的是,这种全生态的提供,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,同时配合营造的极致通路,精细化的运营,为用户创造了“极致体验”,这样的体验感受,正是乐视体价比的核心所在。
让其它友商们望尘莫及的是乐视学不会的“生态模式”。买会员送电视,充易到送电视,在乐视生态下,乐视电视构筑了消费升级维度上的一个巨大门槛。
然而,从用户选择乐视电视的那一刻起,一切服务才刚刚开始。
看电视到用电视
“买电视是用来当摆设的吗?”这是乐视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在乐视电视进入市场之前,传统电视商们以产品的技术更迭引导消费者的选择,然而技术的成熟、产品的同质化让彩电行业沦为红海一片。而以内容出身的乐视则看到了红海中的蓝海,重新定义了电视的价值,实现“看电视”到“用电视”的颠覆。
在乐视的眼里,乐视超级电视不再是一台单纯收看视频节目的播放设备,而是集教育、购物、游戏、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平台。
一直以来,电视游戏被流量、内存所限制,停留于“体感游戏”的鸡肋状态。基于乐视电视高配置及乐视云的后台支撑,乐视在大屏游戏运营上攻下一城。
在5月“玩大的”发布会上,乐视宣布携手游戏运商育碧集团每年推出至少三款独家运营的游戏。来自乐视的数据,大屏游戏深度活跃用户规模正迅猛攀升,季度环比平均增长32%,其中2016年Q1深度用户同比增长193%,游戏类应用占超级电视TOP100应用比例达到35%,已成为超级电视用户重要应用场景。
著名影星霍思燕说乐视电视给她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乐视儿童,优选的节目内容、与国内儿童专家崔玉涛合作打造“崔神驾到”、联合行业前十的教育机构共同推出百万家庭教育计划等等,都成为家长们放心让孩子看电视的理由。
而在618电商大战期间,乐视电视更是玩出了新高度,将大屏购物作为另一种渠道补充线上渠道,联合众多奢侈品牌,打了一场电商节攻坚战。
从看电视到用电视,乐视电视将逐渐脱离客厅的人群重新拉回到电视机的面前。
互联网消费习惯
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,乐视颠覆的不仅是传统电视行业,还有消费者互联网消费习惯的培养。
“现在真的不能忍受没有互联网功能的电视。”笔者的一位朋友刚刚放弃了某传统电视,转为乐视电视的拥趸。在她看来,传统电视商标榜的互联网电视徒有虚名,并不能给她带来更多的互联网化的体验。
两千多元的成本,给她带来的是一台50吋的电视和4年的会员服务,她可以任意去追自己喜欢的影视,也可以选择在追剧的同时购买剧中人所使用的商品……相比传统的互联网电视,她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另一方面,乐视摆脱了传统电商厂商对国美、苏宁等线下渠道的依赖,转而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向线上转移。一直以来,传统电视被渠道商牵制,不同的渠道间的价格战,让厂商和消费者双方利益受损。
与传统的电视厂商不同,乐视电视开创了O2O的打法,实现了自有商城(乐视商城)、第三方平台(天猫、京东)、线下LePar同款同价,依靠生态模式解决了定价难题。乐视LePar的合伙人制度,与线下店主分享股权、共享生态收益,砍掉了电视行业的渠道成本,保持了同款同价的去中间价的直销模式,打破了“苏美”线下渠道的垄断格局,让消费者不再为价格差烦恼。
“与友商不同的是,乐视是在运营用户”。梁军一语道破。正是运营用户的思维让年仅3岁的乐视电视完成了从行业的入侵者到乐视领军者的颠覆。
从让用户以产品价格买单到为核心价值买单,从内容付费到硬件负利,乐视这条鲶鱼打破了几十年以来的彩电市场格局,也引来了市场的众多追随者,微鲸、暴风、小米、酷开,更多的企业开始效仿,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害是,乐视独有的生态模式,其它厂商学不会!再过三年,他们还能复制出来个乐视电视吗?